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BIOSTAR Z590 VALKYRIE主機板實測開箱,智慧型主動式散熱設計再創低溫新境界!
這一次各家板廠在Z590主機板的堆料方面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光是在MOSFET供電設計上,不少產品都一舉突破了20相大關,那密密麻麻供電模組排列看起來真的是相當壯觀霸氣,然而這麼多供電模組也同時帶來相當驚人的發熱量,在散熱設計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大考驗。 目前多數廠商的做法就是不斷加大散熱片的尺寸,以爭取更大的散熱面積,不過這種「被動式」的散熱設計在效率上還是比較有限的,因此主機板大廠之一的映泰決定在新推出Z590 VALKYRIE主機板上使用「主動式」的散熱模組來達到更好的降溫效果,但具體的實現方式究竟為何,就讓我們趕緊來開箱瞧一瞧吧! VALKYRIE這個名字取自北歐神話中女武神「瓦爾基麗」,為了與之相呼應,Z590 VALKYRIE在黑色底色上加入了桃色與金色的裝飾紋路,搭配南橋晶片散熱片上的羽翼LOGO讓整體的外觀顯得格外尊貴華麗。 在用料上,Z590 VALKYRIE同樣也享受著尊貴待遇,使用22相供電設計,並搭配通過20K小時耐久測試的固態電解電容,確保整個主機板能在電力方面能夠長時間穩定耐用。 此外,面對22組供電模組運作時的發熱,Z590 VALKYRIE不選擇像多數廠商那樣不斷加大散熱片尺寸,而是選擇為其安裝了4顆小型風扇,如同處理器和顯示卡散熱一般透過風扇帶動風流,強化熱量的排出的效率,達到比一般單靠散熱片傳導熱量的被動式散熱還要高出29.1%的散熱效率。 至於在擴充性方面,主機板的3組PCIeX16插槽均有使用金屬鎧甲來強化支撐,配合第11代處理器,能夠支援PCIe 4.0x16或Dual X8,同時也配有3組M.2插槽,也都有使用散熱片進行覆蓋,其中最上方的則能夠支援PCIe 4.0的M.2 SSD。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主機板本身是沒有內建Wi-Fi連線功能,但為了讓玩家事後能夠更方便地進行擴充,主機板額外保留了Wi-Fi網卡用的M.2插槽,也事先在主機板後端I/O的部分開闢了天線的安裝區域,以一塊沒預先提供Wi-Fi功能的主機板來說,算是替未來可能有需求玩家做出相當周到的預備。 最後在後端I/O的配置上,主機板提供了2組USB 3.2 Gen1 Type A、5組USB 3.2 Gen2 Type A、1組USB 3.2 Gen2x2 Type C、HDMI、DisplayPort、PS/2鍵鼠連接埠、5組3.5mm音源孔、S/PDIF光纖輸出埠與2.5G網路孔。 效能實測為了配合Z590高階主機板的段位,小編使用了Intel最高階的Core i9-11900K處理器搭配RTX 3080顯示卡,詳細規格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9-11900K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x2(共16GB) SSD: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850 1TB PCIe 4.0 M.2 SSD 顯示卡:MSI RTX 3080 SUPRIM X 電源:ENERMAX Platimax 1350W 遊戲實測上,所有的遊戲一律設定在最高畫質,同時關閉垂直同步、自動解析度縮放、減少延遲等會影響FPS表現的選項,光追和DLSS選項則選擇畫質模式。 Z590 VALKYRIE與眾多主機板最大的不同就它採用主動式的MOSEFT散熱方案,且宣稱能夠比被動式散熱的效率還要高出近30%,因此小編使用利用AIDA64 EXTREME對處理器進行燒機,並用紅外線槍測量散熱片的表面溫度。 在經過約30分鐘的燒機後,散熱片上的溫度約在40度出頭,可以看出主動式散熱的效果確實相當優秀,只不過低溫的背後多少還是有些代價的,散熱片中的4顆風扇在全速運轉時會產生不小的噪音,使用分貝計在背景噪音約為55分貝的環境下測量,主機板運轉的音量達到了快70分貝!為此廠商替風扇加入智慧停轉功能,讓其在低負載或低溫的狀態下停止運轉,讓主機板能夠在效能與噪音之間取得平衡。 Z590 VALKYRIE主機板有著相當華麗的外觀設計和頂級扎實的用料,並且顧慮到第11代處理器高功耗所要面臨的發熱考驗,為散熱片加入了風扇,達到強勁的散熱效果,讓主機板即使在高壓環境下,也完全不需要擔心溫度對效能造成影響。 雖然這多少會帶來一些噪音問題,但對於需要長時間高壓運作的玩家,或是想要挑戰極限超頻的玩家來說,低溫環境所得到的效能潛力也許才是最首要的追求目標,而 Z590 VALKYRIE便是他們相當值得考慮與購入的產品。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Intel第11代處理器內顯大升級、文書機能否也能打電動?feat MSI MAG B560 TOMAHAWK Wi-Fi主機板
雖然Intel第11代處理器依然還是那熟悉的14nm+++…製程,但至少在內顯方面終於在千呼萬喚之下替換掉了那萬年的UHD 600系列內顯,全新的UHD 700系列採用了Intel Xe繪圖核心,在圖像效能上號稱比萬年老內顯強了50%,並且能夠支援4K@60 FPS畫面輸出和AV1硬體解碼,進步的幅度可以說是相當巨大。 此外不同於AMD桌面版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不僅缺貨、還缺內顯,Intel第11代處理器全系列都有提供搭載內顯的型號供大家選擇,在這個一卡難求的時間點上,至少還能透過處理器的內顯進行日常的工作和簡單娛樂。 而提到的電腦上的娛樂,自然就避不開電玩遊戲了,這也讓人不免好奇這全新的內顯在這方面的表現,所以本次小邊就要使用微星新推出的中高階主機板MAG B560 TOMAHAWK Wi-Fi來實測「純處理器」的遊戲表現,究竟11代處理器能可以跑得動多少遊戲?又能否成為Intel嘲諷AMD的賣點?就讓我們趕快看下去吧! 在驗證新內顯的實際功力之前,就先來檢視一下這次用來作為測試的主角之一:MSI MAG B560 TOMAHAWK Wi-Fi主機板,作為搭配Intel 11代處理器的主流定位下,採用B560晶片組當然是玩家好入手的等級,MAG B560 TOMAHAWK Wi-Fi的命名取自軍事武器的「戰斧飛彈」,因此不難看出整張主機板整體的設計相當軍事風,同時鐵灰色的金屬散熱片在一眾非黑即白的主機板世界中,也讓整體視覺更顯獨特。 在用料上,為了要能夠承受11代處理器瞬間可達200W以上的巨大功耗,主機板使用了使用大面積的散熱片來覆蓋12+2+1相供電,並在電源輸入設計上,除了提供8+4 Pin的CPU電源插槽外,還在主機板底部加入了一個6 Pin的PCIe電源插槽來提供更穩定電力,並在主機板內從夾入2Oz的銅來輔助整體的散熱。 而在擴充性上,順應現在M.2 SSD已算是硬碟安裝上的主流,MAG B560 TOMAHAWK Wi-Fi提供了三組M.2插槽,其中最上方的一組能夠支援PCIe 4.0通道,但也因為如此,廠商在出廠前也特別貼上一張貼紙告知玩家第一組插槽必須搭配第11代Core i5等級以上的處理器才能使用,防止因為處理器和SSD不相容的關係而造成無法辨識的情況產生。 另外主機板的6組SATA 6Gbps插槽在安排上也與傳統主機板均在側邊的方式不太一樣,MAG B560 TOMAHAWK Wi-Fi其中兩組SATA 6Gbps插槽被安排在主機板的右下角,考量到側邊的插槽容易被顯示卡遮擋到,設計在底部的方式能夠讓玩家未來在擴充設備上更為便利,免去重複拆裝顯卡的麻煩。 最後在I/O與無線連接方面,主機板配置了4組USB 2.0、4組USB 3.2 Gen1 Type A、1組USB 3.2 Gen 2 Type C、HDMI、DP視訊輸出埠、2.5G網路孔、5組3.5mm音源孔和1組S/PDIF光纖輸出埠,無線網路則是支援最新的Wi-Fi 6E,這點在中階B560主機板上算是相當難能可貴。 本次的性能實測相當特別,小編只安裝了Core i7-11700K處理器而不額外加裝獨立顯示卡,看看在這缺卡潮的狀況下,玩家如果顯卡壞掉又不想加價買顯卡的話,單靠處理器與新升級的內顯本身能夠日常與娛樂上達到什麼樣的表現。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700K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x2(共16GB) SSD: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850 1TB PCIe 4.0 M.2 SSD 電源:ENERMAX Platimax 1350W 根據內部資訊,Core i7-11700K採8C/16T配置,而內顯的型號則為UHD Graphic 750,但比較特別的是目前最新2.38.0版GPU-Z程式本身沒有辦法辨識內顯的相關資料,必須到官網上手動查閱才能得知內顯相關規格,其基礎頻率被設定在300 MHz,動態最高頻率則為900 MHz。 遊戲實戰上,所有的遊戲均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縮放等干預FPS表現的選項。 整體來說,即便內顯性能升級了,但要靠內顯遊玩3A大作果然還是過於天方夜譚,就算是使用最低畫質設定,在1080P解析度下都沒有辦法超過30FPS。 至於在線上遊戲方面,雖然內顯的效能還是不足以驅動像是《黑色沙漠》主打畫質的遊戲,但像是《英雄聯盟》這類的遊戲,內顯足以輕鬆撐起1080P解析度的最高畫質設定,甚至能夠在2160P解析度下以中畫質遊玩。 最後我們也來看一下內顯在創作方面的表現,由於Photoshop對於圖像性能的依賴較少,所以即使沒有安裝獨顯,整體的成績還是能達1,000分以上,要處理各種修圖基本不是問題,但在Premiere Pro就不同了,畢竟許多影片剪輯的特效都是相當吃重圖形效能的,只靠內顯的話,得分就只有近300而已,這樣成績如果只是上字幕也需還行,但要多加點元素的話,可就得要有相當的心理準備了。 微星推出的B560 TOMAHAWK Wi-Fi主機板在整體的配置提供了3組M.2插槽和多數廠商只願使用在高階Z590主機板上的Wi-Fi 6E功能,整體設計上可以說是相當全面且均衡,這對於玩家來說當然是相當有誘因的,畢竟不一定得花上大把預算就可以享受到高階版本的絕大多數功能,算是較理想入手的選擇。 至於獨立顯卡的表現上,在MSI其他主機板上小編也有實際介紹與測試過,因此這次小編也利用這片主機板對11代處理器的內顯進行實測,雖然說在效能上自然是無法與獨立顯卡抗衡,但與過去那連線上遊戲的都不太動的UHD 600系列相比,新的UHD 700的效能終於能夠用來滿足輕度的遊戲需求,讓玩家如果一時之間買不到顯卡的話,至少還能透過內顯滿足一定限度的遊戲娛樂需求,如果玩家正打算組機或更新設備,也同樣選擇Intel平台架構的話,那倒是可以考慮一下這款主機板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美商恩傑 NZXT發布新品主機板N7 B550,完美成就AMD信仰配對
致力開發電腦遊戲硬體與驅動軟體來服務遊戲社群的領導品牌NZXT,今天宣布推出NZXT N7 B550主機板,這是NZXT N7系列主機板陣容中的首款AMD主機板。 NZXT正在擴大N7系列產品規格,將N7 ATX主機板的圓滑無縫設計帶給更多遊戲玩家。 N7 B550經過用心布局設計,將每個端口位置配置最佳化,且支持PCIe gen 4和Wifi 6e等最新技術,著實為喜愛組裝的電腦玩家們提供了打造完美電腦所需的最佳利器。 ●採用AMD B550晶片組設計 ●兼容AMD Ryzen 5000、4000和3000系列CPU。 ●支援PCIe 4.0 ●12 + 2 DrMOS電源相位設計和6層板PCB ●Intel®Wi-Fi 6E無線連接技術和藍牙V5.2 ●兩個用於存儲設備的M.2連接器 ●支援高達4733 MHz的記憶體超頻速度和XMP ●8聲道高清音頻 ●極簡金屬外蓋完美適配NZXT H系列機殼 N7 B550包括了RGB燈效和風扇控制的主要功能,可通過NZXT CAM軟體輕鬆控制4個RGB照明通道和7個風扇通道,且支援所有製造商的照明配件。 乾淨、簡潔的啞光金屬外蓋有黑白兩色供選擇,外觀設計可完美融入NZXT H系列機殼,也可輕鬆與任何風格的機殼做搭配 N7 B550搭載最新的無線WiFi 6E技術,並運用了CPU和晶片組提供的所有PCI Express通道。 N7從佈局設計上簡化安裝過程,透過整合式後 I/O 防護板和優化的接頭位置,讓您安裝起來更佳輕鬆。 正式上市日期與建議零售價請洽台灣代理商 – 立光科技 廠商名稱:NZXT - 美商恩傑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官方客服&維修LINE:@kronefans
-
BIOSTAR映泰推出最新RACING Z590GTA與RACING B560GTQ電競主機板,創新設計,極致效能之選
高階主機板、電競與電腦周邊設備國際大廠BIOSTAR映泰,今天正式推出專為最新第11代Intel Rocket Lake-S處理器所設計的RACING Z590GTA與 RACING B560GTQ電競主機板。 此次推出的RACING Z590GTA和RACING B560GTQ電競主機板,一改以往RACING系列的經典設計,在外觀上BIOSTAR映泰大膽採用Tiffany藍與灰白三色斜紋設計搭配主機板黑色底色,更加體現競速動感風格與年輕活力。而在功能設計上,為了完美運行第11代Intel處理器將效能推升至極限,BIOSTAR映泰強化了電源供應控制與散熱,透過最高20K小時耐用固態電容與Digital PWM等功能,維持供電穩定並提升整體的耐用性,確保以最高的性能來保護主機板內部的零件並提高主機板使用年限。 RACING Z590GTA與RACING B560GTQ分別為ATX與Micro-ATX規格,玩家們可以按照機箱的尺寸來選擇,兩款主機板都採用了全新的半覆蓋式鎧甲設計,酷炫的設計配備純銅底散熱片能將整體溫度降低29.1%,讓系統在超高負載下,依舊保持酷冷狀態,而在外觀設計上也考量到了整體性的電競色彩,搭載了新一代的LED ROCK ZONE、支援CPU OPT接頭,可外接各種LED風扇和ARGB水冷設備,且透過A.I FAN自動溫度控制系統,輕鬆控制電腦的散熱風扇速度,再搭配BIOSTAR映泰VIVID LED DJ與EZ Mode軟體就能快速一鍵自由調整,打造個人化的電競風格,讓電腦系統更時尚。 為了完整支援第11代Intel Core處理器,RACING Z590GTA採用了14相供電、20K耐久固態電容以及有內建小風扇的VRM供電散熱器,RACING B560GTQ則配備12相供電與10K耐久固態電容並搭配高電流耐受度的Dr. MOS與2.5 Guard功能,提供高電流處理能力達至最佳電流平衡效果,可精準地提供主機板上各個關鍵零組件所需的穩定電力,更有效降低處理器在高速運作甚至超頻下所產生的廢熱,讓處理器不會因為過熱而降低效能。 在記憶體部分,兩款主機板皆搭載高達128GB的RAM與 4個DIMM,能夠對記憶體模組進行超頻,RACING Z590GTA與RACING B560GTQ最高分別可獲得高達5000與4000以上的超頻效能。另外,RACING系列主機板皆支援PCIe 4.0,即使是尺寸較小的RACING B560GTQ主機板也可輕鬆運行市面上最新的顯示卡並發揮極致順暢效能。 儲存方面,兩款主機板配備了PCIe M.2 4.0,並加上USB 3.2 GEN2x2可幫助玩家與內容創作者們實現快速的數據傳輸速率,能對最常用的檔案、應用程式或是遊戲存取上,實現更快速、更具反應能力的效能表現。 兩款RACING主機板均提供了豐富的I/O連接擴充選項,包含一個PS/2鍵盤/滑鼠連接埠、1個USB 3.2(Gen2x2)Type-C連接埠、2個USB 3.2(Gen2)連接埠、3個USB 3.2(Gen1)連接埠與2個USB 2.0連接埠足以應付各類使用需求,另外配備1個2.5 GbE LAN 連接埠、1 個 DP與DVI-D連接埠、HDMI 2.0連接埠,透過第11代Intel處理器以60Hz輸出4K畫質給玩家們身歷其境的沉浸感。音效部分,兩款主機板採用ALC1220晶片,提供三組音源接孔給玩家們頂級7.1聲道的好音質,不管在玩遊戲或影音娛樂皆有最佳的音效品質。 BIOSTAR映泰全新推出的RACING Z590GTA與RACING B560GTQ電競主機板瞄準廣大電競玩家們與內容創作者,以別具一格的創新設計、極致效能及高耐用度為最主要訴求,讓使用者們更為得心應手,不容錯過!
-
華擎科技發佈AMD Radeon RX 6700 XT系列顯示卡,全面提升玩家1440p遊戲體驗
全球主機板、顯示卡與迷你電腦領導廠商華擎科技(ASRock Inc.),推出全新AMD Radeon RX 6700 XT系列顯示卡,涵蓋Phantom Gaming與Challenger產品線,除了高階三風扇的AMD Radeon 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 D 12GB OC,中階三風扇的AMD Radeon RX 6700 XT Challenger Pro 12GB OC,還有主流雙風扇的AMD Radeon RX 6700 XT Challenger D 12GB,完全滿足各類用戶需求。 華擎AMD Radeon RX 6700 XT系列顯示卡皆採用最新的7nm製程與AMD RDNA 2架構,支援DirectX® 12 Ultimate、硬體光線追蹤功能與HDMI 2.1等多樣最新標準;搭配12GB GDDR6顯示記憶體,加上同樣支援最新PCI® Express 4.0匯流排標準,以及豐富的獨家功能,讓華擎AMD Radeon RX 6700 XT系列顯示卡能全面提升您的1440p遊戲體驗。 首先是高階的華擎AMD Radeon 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 D 12GB OC顯示卡,具備Phantom Gaming 3X三風扇散熱系統,提供卓越的散熱效能;金屬的中框與背板可以加強結構、防止板彎,加上支援Polychrome SYNC的ARGB風扇與ARGB LED燈板,以及LED燈效指撥開關和ARGB擴充針腳,讓使用者能夠完全自訂與掌控屬於自己的燈效系統。這些獨特賣點與酷炫的黑紅配色外觀,與極致的出廠預設超頻GPU時脈設定,讓華擎AMD Radeon 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 D 12GB OC顯示卡能完全滿足遊戲玩家的核心需求。 中階的華擎AMD Radeon RX 6700 XT Challenger Pro 12G OC顯示卡,亦採用最新的7nm製程與AMD RDNA 2架構,具備三風扇散熱器搭配自家Striped Axial Fan條紋軸流扇,擁有出色的解熱能力;還有金屬背板加強結構、防止板彎;而Supper Alloy Graphics Card用料的導入,能確保長時間運作的穩定性。這些實用功能,以及優秀的出廠預設超頻GPU時脈設定,讓華擎AMD Radeon RX 6700 XT Challenger Pro 12GB OC顯示卡成為重視散熱使用者的優質選擇。 而主流的華擎AMD Radeon RX 6700 XT Challenger D 12GB顯示卡,同樣採用最新的7nm製程與AMD RDNA 2架構,並且配備雙風扇散熱器,搭配能提供大風量的自家Striped Axial Fan條紋軸流扇,以及可最大化導熱接觸面積的Ultra-fit Heatpipe超貼合熱導管,提供良好的散熱效能;亦具備加強結構的金屬背板,以及優質的Supper Alloy Graphics Card料件。這些實用的設計,讓華擎AMD Radeon RX 6700 XT Challenger D 12GB顯示卡成為主流用戶的良伴。 *產品規格若有後續變更,將不會另行通知。
-
微星發佈適用於AMD 500系列主機板的AGESA COMBO PI V2 1.2.0.1 Beta BIOS
MSI針對AMD 500系列主機板發佈AGESA COMBO PI V2 1.2.0.1 beta BIOS,讓AMD Ryzen 3000系列桌上型電腦處理器也支援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 AMD Ryzen 3000 加入Ryzen 5000系列桌上型電腦處理器行列,可以支援Smart Access Memory外,AGESA COMBO PI V2 1.2.0.1 BIOS也改善了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的AIDA64的L3快取頻寬問題。 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突破現有CPU最高256MB顯示記憶體存取限制,讓CPU得以存取GPU顯示記憶體所有容量,提供更快速、更順暢的遊戲體驗。只要使用Ryzen 5000系列或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搭配最新的RX6000系列顯示卡,並將顯示卡驅動更新至最新版本,即可享受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帶來的效能提升。 注: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Ryzen 5 3400G和Ryzen 3 3200G除外)支援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 AGESA COMBO PI V2 1.2.0.1還修復了AIDA64中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L3缓存頻寬問題。借助新版AGESA,L3緩存頻寬也明顯提高。 更新BIOS前,AGESA COMBO PI V2 1.2.0.0的L3快取頻寬較低 更新完 AGESA COMBO PI V2 1.2.0.1 BIOS後,L3快取頻寬有明顯提升 以下是BIOS V2 1.2.0.1的主機板型號列表,可前往MSI官網產品頁下載
-
BIOSTAR映泰 Z490系列主機板將支援Intel最新第11代處理器
高階主機板、電競與電腦周邊設備國際大廠BIOSTAR映泰,今日宣布BIOSTAR Z490系列主機板,將全面支援最新Intel 第11代Rocket Lake處理器。 BIOSTAR映泰Z490系列主機板共有5種型號(RACING Z490GTA EVO、RACING Z490GTA、RACING Z490GTN、Z490A-SILVER和Z490T-SILVER),只需要透過BIOS更新(ME 14.1)即可支援第11代Intel處理器。消費者們只需從BIOSTAR映泰官方產品頁面下載並安裝新的BIOS。 BIOSTAR映泰Z490系列主機板更新後與Intel最新一代處理器搭配,能讓不管是遊戲玩家或是內容創作者的使用者們享受更上一層樓的效能升級與絕佳體驗!
-
BIOSTAR映泰發表最新Z590 VALKYRIE女武神系列電競主機板,全新旗艦,隆重推出
高階主機板、電競與電腦周邊設備國際大廠BIOSTAR映泰,今日宣布正式推出全新專為第11代Intel處理器所設計的Z590 VALKYRIE與Z590I VALKYRIE電競主機板。 VALKYRIE女武神系列是BIOSTAR映泰首次亮相的最高階旗艦產品線,Z590 VALKYRIE與Z590I VALKYRIE兩款電競主機板分別主打不同特色,Z590 VALKYRIE瞄準高階電競玩家與電腦狂熱者們所制定的頂級規格,全方面優化使用體驗;Z590I VALKYRIE則是Mini-ITX規格,專為需要輕巧小機箱同時兼顧強勁效能的消費者們所特別打造。 為了釋放第11代Intel處理器的全部潛能,主機板需要最佳的處理器電源供應設計,Z590 VALKYRIE配備22相強勁供電以及Digital PWM,再搭配高電流耐受度的Dr. MOS,可提高系統效率並保護內部零件,提供穩定的電壓。另外,Z590 VALKYRIE在散熱片底部,設計了全銅金屬散熱片與金屬背板,強化散熱能力,平均降低整體溫度29.1%,確保在應用程式與遊戲等多工運作下,提供最佳的穩定性與低溫效果。 在兩款主機板的外觀上,BIOSTAR映泰採用黑色為底,搭配金色與龐克粉的撞色和全新盔甲風格外蓋設計,剛柔並濟的獨特風格,讓人耳目一新,彰顯玩家的不凡品味。透過VIVID LED DJ功能,讓每位玩家都能客製屬於自己炫彩RGB LED燈效,擁有獨一無二的VALKYRIE女武神風格。 VALKYRIE系列主機板配備PCIe 4.0功能,傳輸速度比PCIe 3.0快2倍,並支持16GT / s的頻寬,提供更好的訊號傳輸品質。記憶體部分,Z590 VALKYRIE搭載高達128GB的RAM與 4個DIMM,能夠對記憶體模組進行超頻,最高可以獲得高達5000以上的超頻效能,能輕鬆運行會用到大量記憶體的應用程式或4A級遊戲大作。 在儲存方面,VALKYRIE系列主機板搭載PCIe M.2 4.0插槽,可提供高達64Gb/s的頻寬,不僅較低延遲,且比PCIe M.2 3.0的傳輸速度快2倍。兩款主機板都配備伺服器等級的強力電源接頭,能穩定的應付大容量供電並承載更大功率電源輸入,更加耐用。 Z590 VALKYRIE主機板的I/O面板提供豐富的擴充介面,具備1組Type-C的USB 3.2 Gen 2x2連接埠,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為20Gbps,以及5組Type-A的USB 3.2 Gen 2連接埠、2 組Type-A的USB 3.2 Gen 1連接埠、1組Realtek RTL8125B晶片組的2.5GbE LAN以及1組PS/2鍵盤與滑鼠連接埠、2.5GbE網路孔、1組支援WiFi 6的WiFi天線連接埠,能提供更快、更穩定的傳輸速度,有效減少斷線狀況。影片畫質方面,Z590 VALKYRIE 配備了DP連接埠 (DP1.4),可支援5K的螢幕解析度。音效部分,Z590 VALKYRIE採用ALC1220晶片,配備5個音源接孔,7.1通道的高音質提供絕佳的聲場娛樂效果,主機板還帶有1組SPDIF_Out連接埠,提升音效品質,讓玩家可以體驗到聲音的凝聚力,享受音樂的深度和身臨其境的音效饗宴。 Z590I VALKYRIE主機板可說是市面上最輕巧的高階主力選擇之一,Mini-ITX的規格仍配備完善的擴充功能,其中的I/O面板包含1組PS/2鍵盤與滑鼠連接埠、1組USB 3.2 Gen2x2 Type-C連接埠、2組USB 3.2 Gen2連接埠、3組USB 3.2 Gen1和2組USB 2.0連接埠等豐富的連接選項,足以應付各類使用需求,且能支援各種高速USB週邊,快速進行數據傳輸。Z590I VALKYRIE配備了HDMI連接埠與1個DP連接埠,可支援高達4K解析度,呈現超逼真影片效果,提升日常娛樂體驗。 與Z590 VALKYRIE相同,Z590I VALKYRIE使用1組Realtek RTL8125B晶片組的2.5GbE LAN,搭配BIOSTAR映泰2.5Guard功能,提供玩家極致線上遊戲體驗,連接速度超快,同時也有1組支援WiFi 6的WiFi天線連接埠,可滿足玩家的擴充需要。音質方面,採用Realtek ALC1220與3組音源接孔,帶給玩家7.1聲道的好音質。 BIOSTAR映泰全新推出的Z590 VALKYRIE系列,重新定義旗艦主機板的標準,搭載創新的設計、先進的供電與散熱解決方案、PCIe 4.0設計和出色的連接擴充性,對於高階遊戲玩家、電競狂熱者和內容創作者們來說,Z590 VALKYRIE系列電競主機板可完美釋放且順暢運行Intel最新第11代處理器。想體驗無與倫比的性能,BIOSTAR映泰最新的Z590 VALKYRIE女武神系列電競主機板,絕對是您最棒選擇。
-
MSI Z490系列主機板釋放PCIE 4.0顯示卡和SSD性能
MSI Z490主機板早已全數支援PCIe 4.0,為了迎接第11代Intel處理器,MSI釋出PCIe 4.0效能優化BIOS,讓M.2 SSD和顯示卡得以發揮PCIe 4.0的絕佳效能。 為了與PCIe 4.0相容,主機板需要搭載下列零組件:支援PCIe 4.0的時脈產生器、通道開關、redriver、PCIe和M.2插槽等。因擁有完整的PCIe 4.0解決方案,MSI Z490主機板可以提供最穩定的傳輸,充分釋放PCIe 4.0極限效能。 想要解鎖Z490主機板PICe 4.0性能,請使用最新的效能優化版本BIOS。 MSI Z490 BIOS 可以幫助PCIe 4.0 性能最佳化 : 註: 1. 需搭載第11代Intel處理器才能支援PCIe 4.0。 2. 只有連接到CPU的PCIe和M.2插槽支援PCIe 4.0,更多訊息請參閱主機板說明書。
-
軍規再現、完全對應11代Rocket Laske-S,ASUS TUF GAMING Z590-Plus WiFi開箱
隨著Intel即將正式登場的11代Rocket Lake-S處理器,各家對應的Z590晶片組主機板也都紛紛先行上場且正式開賣,除了採用與10代處理器相同的LGA1200腳位之外,透過新處理器可支援PCIe 4.0的特色下,相信在整體效能的表現上也能夠提供玩家更強大的使用感受;雖然目前11代處理器本身還沒正式開賣,不過如果剛好是10代處理器玩家想先行更換主機板或是先嚐鮮過過眼癮的也可以一起來瞧瞧這次小編入手的ASUS TUF GAMING Z590-Plus WiFi這一張板子的開箱。 從包裝盒的外觀上可以發現到,承襲TUF系列的風格,除了打上新版的TUF Logo之外,維持黑色調性是與前幾版一致的,主機板本體採用了黑+灰色調,搭配慣用的幾何設計元素,營造出獨特的TUF Gaming風格特色,當然,一入眼的部分可以看到凸顯的黃色TUF Gaming以及各部件位置都配上大散熱片的設計。 做工配置上採用了6層板與14+2相電源供應,除了可以穩定提供11代處理器正常運作之外,也能達成更高的超頻性能,由於對應的是Z590晶片組,所以除了採用LGA1200腳位之外,可支援PCIe 4.0以及多達3組M.2插槽擴充性、再配上內建了Intel WiFi 6以及2.5Gb網路晶片、Thunderbolt 4、USB 3.2 Gen2x2/Type-C、6組SATA 6Gbps與Aura Sync RGB燈校等,不難想像這片TUF Gaming Z590-Plus WiFi的強大。 先來看看各部的特色吧! 隱藏在大散熱片底下的是採用了14+2相的DrMOS功率級VRM,將高低階的Mosfet與驅動器組合到一個封裝中,對於11代處理器的支援將會更OK,配上採用的6層PCB板以及增強型的ProCool連接器(8+4-Pin)與軍用級扼流圈與電容,提供使用者更穩定的系統運作以及使用壽命。 同樣的在這款TUF Gaming Z590-Plus WiFi上頭可以看到創新的Q-Latch,這使得玩家無需特定工具即可輕鬆安裝或卸下M.2 SSD,這對於使用者如果常拆卸M.2 SSD來說,是相當方便的。 整體來說,可以看到主機板上頭的散熱片配置也不小,包括在南橋晶片上也提供了大片的散熱片來輔助散熱,其實拆開上面蓋著的造型散熱片之外,底下貼合Z590晶片上方還有一片散熱片,算是官方對這部分的強化。 礙於目前Intel 11代處理器尚未正式上市的情況下,就算透過實際開箱來細看這片TUF GAMING Z590-Plus WiFi主機板也僅能先瞧瞧ASUS在Z590上面的獨特布局,想先體驗效能的朋友只能先上10代處理器版本來過過癮了,而按照Intel官方對自家11代處理器的強大信心以及目前流出的許多資訊來看,或許有興趣準備更換平台或打算新購主機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不讓Z490專美於前、Intel 400系列入門選項,BIOSTAR RACING B460GTQ主機板開箱
- 微星MSI C236A WORKSTATION主機板實測開箱,給你工作站級的穩定與強力效能!
- 沉穩內斂的真摯配置、發揮硬體效能的最佳助手,MSI MPG Z590 GAMING PLUS開箱
- 搭載USB 3.2 Gen 2x2和2.5GbE LAN、入門玩家最佳選擇,MSI MAG Z490 TOMAHAWK主機板開箱
- 極限龍魂「十力」解放、10核心沒在怕!MSI Z490 ACE主機板開箱評測
- 太極撥10核、「十力」不容小覷,ASRock Z490 TAICHI主機板效能測試
- 超迷你電競主機板,華碩ASUS Z170I PRO GAMING實測開箱!
-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 ft. Ryzen 3 3300X
- 以白皙為黑暗帶來一抹色彩,ASUS Prime Z490-A主機板開箱
- 鋼鐵銀白傳奇再現、迷彩風格重返,ASRock Z490 Steel Legend主機板開箱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搭載遊戲加速引擎,微星MSI Z170A GAMING M5「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主機板開箱試用